【关注】高技能人才评职称的意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26 14:00 浏览数:1287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服务等领域第一线,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优秀的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工作实践中关键技术和流程的操作问题的人才。
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通过培养更多更快的高技能人才,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高技能人才的特征:
1.动手能力优秀。动手能力是所有技能型人才的共同特征。但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戴上“技艺高超”的桂冠,这也是高技能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
现代高技能人才高超的动手能力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手艺”和一些“绝活”,而是通过技能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现代理论知识,成为“手脑联盟”的技术工人,这将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
2.杰出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所有人才的共同特征。高技能人才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其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如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工艺改革和发明创造。这样的例子每天都有很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有创造力的,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创造能级。
一般来说,初级和中级技能人才主要是掌握技能,从事技能劳动,主要是运动技能的重复。高技能人才掌握了更尖端的技术,从事更复杂的劳动,心智技能更高。不仅如此,高技能人才的创造能力还具有个体特征。
3.适应性强。高技能人才具有适应岗位变动的能力。这种适应性不仅表现在同一职业(工种)的工作流动性上,还表现在相邻职业(工种)的工作流动性上。相比之下,初、中级技能人才的岗位适应性远不如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评职称的意义在于给年轻工人看得见的发展途径,让他们更有奔头。“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顺应了人才融合发展的趋势,搭建企业人才成长‘立交桥’。”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
评上职称,对于技能人才的发展来说只是其中一步。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赵国君认为,更重要的是将职称与福利待遇、晋升通道紧密相连,并形成完备体系,才能真正发挥职称的作用。
从技术工人到“工人教授”,不仅是对大国工匠的肯定与认可,也树立了鲜明的人才评价导向和用人导向,对所有一线工人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效应。赵国君表示,要持续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