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待遇提高,与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差距会越来越小
发布时间:2022-09-29 10:10 浏览数:257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将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并确定了六大主体人才,即: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国家“十四五”规划再次强调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社会工作人才的认证被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社会工作是最难被人工智能(AI)取代的职业。
社会工作者的就业范围
社工持证人可以从事相关工作,包括公务员岗位制度、社会福利机构岗位、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团体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岗位、社区和街道岗位等。
社区工作者薪酬现状虽然社区工作者和辅警、文员一样属于编外人员,但社区工作者还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需求持续增长,岗位人才短缺。社区工作者的待遇会不断提高,与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差距会越来越小。
中国部分省市社工薪酬水平
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包括四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五险一金、其他福利。由于地区差异,各省市区县的工资也不尽相同。比如北京顺义区的社区工作者平均年收入比其他地区的社区工作者高一万元。广东社工每年大概挣11万大专学历,12万本科学历,13万研究生学历。浙江年薪5-8万;上海市崇明区年薪不低于93985元;山东社区工作者月工资不低于3500元,城市社区党委书记不低于6000元。此外,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在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后,从完成注册当月起,还将每月增加80元职业水平补贴;取得助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注册当月起,每月增加职业水平补贴50元。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社区工作者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逐年增加。在招聘简章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要求从原来的大专提高到了本科以上学历,并对工作经验、是否持有社会工作者证书等做出了明确要求。当然,要求的提高意味着待遇也会提高。在一些地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已经与民政保障挂钩,甚至优先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保障。相信活跃在社会第一线的社工的薪酬福利会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